• <table id="tj4ro"></table>
    <acronym id="tj4ro"></acronym>
    <td id="tj4ro"><option id="tj4ro"></option></td>
  • 阜陽安然心理咨詢中心

    Fuyang Enr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預約電話

    18900582028

    當前位置: 主頁 > 婚姻與家庭 >

    17歲男孩跳橋自殺給每位老師和家長的啟示: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編輯: 時間:2019-04-30

     

      
        17歲的花樣少年,短短幾秒內就沒了。

    據說是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被母親批評后,在母親駕車途徑盧浦大橋時,趁著母親將車子停在橋中間之際,孩子突然打開車門迅速沖到橋欄邊跳下去了。

     

     

    在視頻里,我們還能可以清晰的看到,在孩子跳橋輕生之前,這位媽媽將車停在高速路上,站在車外,似乎還在責怪孩子。

     

     

    然而,就在母親準備上車的一瞬間,孩子突然打開了后座車門,絲毫不猶豫地沖向橋欄。

     

     

    孩子心里是有多決絕,對這個世界是多么的不留念,連母親追過去挽救的機會都不給。

    我想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懲罰比讓一個母親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死在自己眼前更殘酷。

    無助的母親看著跳下去的孩子,痛苦地跪地哭泣。

     

     

    我們不能單純去指責孩子的脆弱,也不能一味指責家長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個中緣由無法評判。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能做的就是從這個令人嘆惋的事件中得到經驗教訓,去避免類似的事件發生。

     

     

    1

    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不僅僅是滿足,更不是百般的遷就,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

    人生中的生與死,相遇與離別,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

    我曾看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個小學生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班長,上四年級時競選班長落選,內心接受不了,干脆不去學校,甚至絕食,后來休學一年,接受心理治療。

    我們拼命催促著孩子跑,教孩子怎么成功,卻從不教他們如何面對失敗。

    于是,他們因為一點小事不如意,到處發脾氣;遇到一點小挫折,就萎靡不振;聽到一兩句負面評價,便感覺失去了自我價值感。

    適當地讓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什么時候開始逆商培養?

    很多大人說:現在的孩子不好管,動不動就自殺、跳樓,哪個家長老師敢硬管?

    其實,問題不是出在不敢管,是管得晚了。

    讓孩子體驗挫折感,這種養育起始在孩子3歲上下,在他能夠說出自己的要求時,就要開始對他說“不行”,結果可能是讓他痛哭一番的經歷,嚴重些就是哭的氣噎、哭得地上滾來滾去,他沒有其他反抗能力,于是學會了什么叫“無能為力”、接受、服從、遵守。

    他會慢慢知道,這個世界不是為所欲為的,爸爸媽媽以及親人們愛他但絕對不是處處都以他為中心,有些不合理要求會被拒絕的。

    真正的成長,就是一個從任性到克制的過程。

    否則,如果等他青春期,你才開始對他“說不”時,他除了哭鬧、氣噎、打滾,還有威脅父母的選項:離家出走、服毒、跳樓。

    所以,3歲后,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說“不”的藝術。

      如何提高逆商:適當地讓孩子“受點氣”

    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

    我們經常在公眾號里收到爸媽的疑問:孩子輸不起怎么辦?

    積木倒了,就大哭;

    游戲輸了,就發脾氣:“我再也不玩了!”

    下棋時,大人不能贏,贏了就生氣;

    這些都是因為孩子沒有樹立正確的輸贏觀,或者大人陪孩子的玩耍時,一味地遷就孩子、讓著孩子。

    我們需要和孩子說清楚,比賽有很多種可能性,有人贏,也會有人輸,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

    輸并不可怕,怕輸才可怕。

     

    鼓勵和幫助孩子,而不是代勞

    在很多父母眼里,逆商教育的關鍵在于“故意”給孩子制造挫折,故意讓孩子吃點苦,讓他們不斷地感受失敗。

    我們沒有必要讓孩子去接受一些人為的無意義挫折。因為孩子的成長已經有無數的小挑戰。

    第一次出門、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洗衣服,這些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重要的是父母舍得放手讓孩子去嘗試,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認同、疏解孩子情緒

    當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首先必須在情感上給予支持,而不是打擊否定,比如:“不就是批評了幾句?又不會怎樣。”

    父母應該關注孩子正在經歷的事情,認同孩子出現的情緒,比如難過、無奈,感同身受地表達對孩子的理解。

    父母充足的愛意和理解,是孩子面對挫折的內心力量。

    最后,用幾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

    “世界愈悲傷,我要愈快樂。當人心愈險惡,我要愈善良。當挫折來了,我要挺身面對。我要做一個樂觀向上,不退縮不屈不饒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戰的人。”

     

     

    2

    采用正確的方法批評孩子

     

    目前的教育環境與10年前,20年前已經大不同。以前每個家庭有3.4個孩子,家長不會去特別照顧某個孩子的情緒,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一家N口人,都圍繞著孩子生活,孩子的成長環境發生了變化,必然教育方式也需要改變。我們在強調給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確的方法批評孩子,避語言暴力傷害了孩子!

    這里有16個小技巧,送給老師和家長!

    1.先聽聽孩子的解釋  

    當孩子犯錯后,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給他一個說話的機會,也讓自己的批評更有針對性。

    2.讓孩子學會換個立場 

    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系時,問問孩子“如果是別人,該說些什么”

    3.父母也要自我批評  

    在批評孩子之前,先來一番自我批評,拉進孩子的心理距離培養孩子勇于承擔責任的品質。

    4.批評孩子注意場合 

    家長批評最好單獨進行,不應在公開場合,如公共場合、當著親友和朋友的面。

    5.批評時別翻舊賬  

    本來一個很小的錯誤,非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這樣的批評只會讓孩子與你對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6.批評時就事論事 

    批評孩子只評價事實,不分析動機,剝奪孩子最后一塊遮羞布,給他強加罪名,無異于火上澆油。

    7.批評時不要動手打孩子  

    不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反思錯誤,而是一味打罵,這種急于求成的批評,往往會造成反效果。

    8.批評要盡量簡短 

    盡量用最簡練的語言、花費最短的時間來完成。受批評的感覺是不舒服的,誰都希望這種感覺盡快結束。

    9.語音語調不能高 

    低于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傾聽你的話。

    10.學會暗示和沉默 

    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家長能心平氣和地啟發孩子,孩子自然能很快明白家長的用意。

    11.想批評前可以借鑒他人 

    父母用他人類似的行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個錯誤,這么做可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12.給孩子一點心理安慰 

    孩子犯錯誤受批評后往往心里失落,父母應及時給孩子一些安慰,讓孩子感覺你們依然愛他。

    13.父母應“統一戰線” 

    父母教育孩子時,如果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孩子想的就不是如何改正錯誤,而是如何尋求庇護。

    14.別把壞情緒發泄給孩子 

    受到壞情緒影響時,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就不是客觀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從來都是”等很可能使矛盾激化。

    15.增加身體接觸 

    摟著孩子的肩膀說話,或拉著他的手講道理給他,用眼睛正視孩子,能達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16.批評和鼓勵相結合 

    批評后加一點鼓勵,不僅能使孩子盡快改正錯誤,還能引導孩子向自己擅長的方向發展。

     

     
    ------分隔線----------------------------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_97超碰色综合久久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_2021最新亚洲高清无码